canon收購
(圖/記者黃肇祥攝)
Sony 今日(17)在台上市全片幅無反單眼相機 α9 III,搭載業界首款「全域快門」全片幅感光元件,締造高達 120fps 高速連拍,並且拍出無變形、無黑屏的照片。
α9 III 採用內建額外記憶體的 2460 萬畫素全片幅感光元件,具備機身 8.0 級 5 軸光學影像穩定系統,能拍攝 4K 120p 無裁切影片,瞄準專業攝影師,尤其是考驗高速連拍的運動、生態攝影領域。最大亮點是全域快門,以往只出現於 1 吋以下的隨身相機,或是不講究畫質的工業相機,α9 III 為第一款把該規格引入全片幅感光元件的單眼相機,得以兼顧高速連拍與高畫質。
全域快門的差異是什麼呢?Sony 亞太區技術產品經理藤本祐介解釋,有別於傳統滾動式快門由上至下讀取像素,照片與照片存在一定的等待時間,全域快門能一次同時讀取所有像素,能夠避免以前高速連拍常見的果凍效益、黑屏畫面。
α9 III 實拍。全域快門一次讀取所有像素,因此能避免果凍效益,高速揮動的球桿不會因為逐行掃描而出現變形、歪斜。(圖/記者黃肇祥攝)
α9 III 搭配支援閃光燈,能以 1/80000 秒的速度與閃光燈同步拍攝,更輕易捕捉每一瞬間的畫面。(圖/記者黃肇祥攝)
(圖/記者黃肇祥攝)
「預拍功能」能提前一秒以Raw格式拍攝,左上角有箭頭的標示,就是以「預拍功能」功能拍攝的照片。(圖/記者黃肇祥攝)
之所以能達成全域快門,Sony 依靠的是新一代 Bionz XR 影像處理器,在 120fps 連拍之中能確保每一張都有自動對焦與自動曝光,並且搭配覆蓋率 95.6%、多達 759 個相位式自動偵測對焦點,以及 AI 處理元件能持續鎖定拍攝的主題的型態、動作以及眼部對焦,不會因為其他物體忽然穿插於前景而改變焦點。
Sony 這次在 α9 III 首度帶來兩項輔助功能,首先是「預拍功能」,可以藉由感光元件的暫存記憶體,在釋放快門前 1 秒提早開始捕捉畫面,減少錯失精采畫面的遺憾。此外,還有能藉由自訂按鍵瞬間啟用的「連拍加速功能」,可暫時提高拍攝速度,省去手動調整參數的步驟。
(圖/記者黃肇祥攝)
Sony α9 III 預計於 1 月 19 日在台開賣,售價為 184,980 元,搭配的垂直拍攝手把 VG-C5 售價是 12,980 元。同日登場的還有 EF 300m F2.8 GM OSS 望遠大光圈鏡頭,有同級最輕巧的 1,470g 鏡身,售價 194,980 元,從今日起開放訂購。
(圖/
canon收購canon提供)
哪一款相機、手機拍照最討喜呢?近期 Electronics Hub 網站進行調查,統計知名照片平台 Flickr 資料,查閱最受網友歡迎的照片,究竟都是使用哪些攝影器材拍出來的呢?結果發現不少老機型上榜,甚至第一名是剛宣布停產的
canon收購canon EOS M6 II。
Electronics Hub 先是整理超過 116 萬張有被用戶按讚的 Flickr 平台照片,並根據拍攝的產品型號進行統計,計算每一款相機或手機的照片,平均能獲得的按讚數量,藉此列出最受歡迎的排行榜。
(圖/翻攝 Electronics Hub 網站)
相機排名第一的是
canon收購canon EOS M6 II 平均每張照片能有 138.9 個讚。該系列在今年正式走入歷史,於
canon收購canon 日本與北美官網全面停產、下架。而 EOS M6 II 正是該系統的旗艦代表,擁有頂級的效能表現又兼具 EOS M 系列的輕巧,因而備受許多攝影愛好者喜愛。
排名第二名是富士的 Fujifilm X-H1,平均約 99.7 讚,第三名為 Sony A7R II 平均達到 69.2 讚。綜觀排名,除了有 Sony Alpha 1、Fujifilm GFX50S II 這類新款的高階機種,也有許多老相機上榜,例如排名第九名的 Cnaon EOS 5DS R 就是唯一的單反相機,而 Sony 隨身相機 DSC-RX100 VII 也擠進第七名。
若是依照片屬性進行分類,拍攝風景照片最受歡迎的是 Sony A6300,Olympus E-M10 Mark II 則被許多攝影師拿來拍攝野生動物,若是建築攝影首選是 Fujifilm X30,食物方面則是 Nikon D500、D7500 兩款單反相機上榜。時尚照片則以 Fujifilm GFX100S 為首、人像是 Nikon Z 7II 居冠。
Electronics Hub 同步分享智慧手機的數據,最受歡迎的第一名是 iPhone 13 Pro,其次為三星 Galaxy S23 Ultra、Galaxy S21、iPhone 12 Pro Max 以及 iPhone 14 Pro Max。從榜單可以得知,不一定是最新款的手機佔優,像是中階款的小米 Note 9 也能擠進第六名,代表比起規格差異,重要的仍是拍攝者的巧思與技術。
(圖/翻攝 Electronics Hub 網站)
canon收購
canon收購